去年以来,莱阳经济开发区以“好品山东”和“莱阳味道杯”直播电商大赛为突破口,深化“管委会+公司”体制改革,通过资源整合、数智赋能、生态共建,打造“政府搭台、企业主导、产业联动”的电商生态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1—4月,全市电商交易额突破6亿元,相关改革成效在中国食品报网、大众日报、烟台日报等媒体刊发专题报道6篇。
一、“管委会+公司”模式,市场化改革激发开发区活力。一是机制创新,从“行政主导”到“市场冲锋”。构建“管委会统筹+国资公司运营”架构,由国资公司专业化承办“莱阳味道杯”直播电商大赛,统筹招商、融资、场馆运营全流程。相关赛事吸引全国百余位优质主播、近200家品牌企业参赛,孵化“莱阳梨膏”“龙大美食预制菜”等爆款产品300余款,单品最高销售额突破200余万元,国资平台部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5%。二是资源整合,从“单打独斗”到“集群作战”。搭建“1+N”产业联盟(1个国资公司+N家龙头企业),联动抖音、淘天、MCN机构等重量级电商产业基地和平台,创新“赛事+选品”模式,举办“好品山东商行天下”选品大会。促成东阿阿胶、鲁花等150余家知名品牌方,与百家星耀、银座集团等20余家电商选品机构深度对接,达成产销合作百余项,潜在交易额突破5亿元。三是数智转型,从“传统运营”到“数智融合”。投资1.5亿元建成山东半岛首个国有云仓—裕益顺云仓,通过资源整合和降本增效的方式,对入仓客户实行上门取货、仓储费全免和一件起发等服务,实现降低物流成本30%以上,服务本地企业100家以上。裕益顺云仓投入运营以来,日均处理订单量达8,000单、高峰期达12,000单,荣获“山东省物流行业优秀企业”称号,相关做法入选“供应链管理创新案例”。
二、“实体+电商”模式,数字生态重构产业格局。一是品牌强基,打造地域IP新标杆。组建专班赴德州夏津观摩省级“好品山东”电商赛事,系统学习营销推广及成果转化经验,加快建设“莱阳味道”品牌工程,精选42家食品企业50余款特色产品开展私域电商孵化,塑造地域美食公共品牌新标杆,将电商大赛流量转化为长效消费动能。电商大赛期间,莱阳梨膏线上销量同比增长3.3%,带动种植户亩均增收3000元。二是渠道革新,构建全网营销矩阵。在食品行业打造“食品产业带+优质产品+品牌背书+干部带货”推广体系,形成从政府产业引导到干部直播宣介的“种、产、销”闭环,推动农产品产地直销。创新开展“直播电商月”活动,组织300余场产业带溯源直播,培育本土百万粉丝主播90余名,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三是消费升级,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联动盛隆新天地等商超开展“线上下单+即时配送”服务,创新“直播+社群”模式,建立20多个社区团购群,生鲜农产品次日达覆盖率达85%,损耗率从10%降至5%。
三、“电商+物流”模式,枢纽经济重塑区域版图。一是硬核基建,打造智慧物流新标杆。持续推进胶东智慧物流港项目建设,布局冷链物流、铁路联运等五大功能区,开通集装箱班列、“北粮南运”等业务,全力打造胶东半岛物流枢纽中心。截至目前,东北粮食运输业务已累计运粮6000吨,与黑龙江农投集团、中远海物流公司合作的“北粮南运”业务正在推进;黄岛集装箱班列业务已累计到、发394车,正在争取更多万华货源上列。二是网络贯通,构建三级配送体系。推进市、镇、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全域覆盖,建立健全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成市级枢纽1个、镇级节点18个、村级服务站36个,镇村快递通达率100%,末端配送成本下降15%。三是产业融合,培育枢纽经济新业态。着力构建“物流园+产业园”发展格局,推动中建投冷链物流园、梨乡鲜食高端预制菜物流产业链项目、和兴冷链物流园以及中远海运等重大项目加速建设,带动快递速运、城乡共配等八大业务板块集成发展,加快打造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截至目前,胶东智慧物流大数据中心、顺丰胶东分拨中心等标杆项目已投入运营,山东省供销社仓储基地2024年营业收入5582.55万元、销售数量2.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