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园区动态

储能产业破题起势——夏津经济开发区以服务精度锻造发展高度

编辑日期:2025-09-04   作者:admin   来源:夏津经济开发区   点击次数:31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国家大背景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正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8月9日,夏津经济开发区内彩旗飘扬,国科首润年产30万吨相变储能材料项目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这一依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全球领先技术的重点项目,不仅标志着夏津在抢占新能源产业高地中迈出关键一步,更向外界展现了其以“全周期服务”护航战略产业落地的硬核实力和服务赋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硬核担当。

战略眼光引项目:让前沿技术扎根沃土

相变储能材料作为破解新能源消纳、工业余热回收等领域痛点的关键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国科首润项目的落地,并非偶然。夏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敏锐的战略眼光,紧盯全球科技前沿与产业趋势,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历经多轮深度沟通,最终推动这项“实验室里的先进技术”在家乡实现产业化落地。

“项目从洽谈到开工,每一步都离不开经济开发区的精准对接。”国科首润项目负责人杨文柱感慨道。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专项服务小组,全程陪同企业办理立项、土地、规划等手续,仅用不到8个月就完成了从技术对接、协议签订到开工奠基的全流程保障,让“科研成果转化难”的行业痛点在夏津得到有效破解。这种“想企业之所想、急项目之所急”的服务理念,正是经济开发区能够吸引高端科技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服务促建设:让项目推进“跑起来”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夏津经济开发区服务重点项目的核心准则。自去年10月起,经济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下,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迟大金亲自挑选骨干力量组建重点项目部,针对像国科首润这样的重大项目实施“一对一”全周期服务。在国科首润项目现场,即便在前期手续办理阶段,经济开发区已提前协调完成施工道路修建、临时生产车间改造等基础工作,确保设备7月28日到厂后即可启动试生产;土地过户手续专人跟进,确保下周顺利办结;施工队伍招标同步推进,预计下周确定后立即进场——这种“手续办理与建设推进并行”的高效模式,正是重点项目部专业服务的生动体现。“从图纸审核到部门协调,经济开发区总能提前预判问题、主动解决难题,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项目施工方负责人蒋兴田说。

这种服务效能同样体现在其他项目中:海朴佳蓝高端食品项目因场地高程差异面临“缺土”难题,经济开发区立即协调财金公司调集土方,日均调运5000立方确保工程进度;农拓机械、西奥电梯等项目在车间验收、设备安装等环节遇到技术问题,经济开发区第一时间联系职能部门上门服务……截至目前,经济开发区19个在建项目(含3个省级项目、12个市级重点项目)均按计划稳步推进,其中国科首润预计春节前整体竣工,海朴佳蓝等项目将在2025-2026年陆续投产。

生态构建谋长远:让产业集群“强起来”

国科首润项目的落地,更是夏津经济开发区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基地”的重要起点。按照规划,该基地未来将引入生物识别芯片、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成果,而这背后,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服务不止于项目建设,更在于生态构建”的深刻理解。

当前,经济开发区正全力推进江苏邦融芯片模组、上海思岚商用机器人生产总部等招商项目,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联合财金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组成服务专班,从尽调评估到基金注资全程介入,力争项目早日签约落地。这种“招引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的服务逻辑,正在让夏津经济开发区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优选地”。

从相变储能材料的“点上突破”,到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的“面上开花”,夏津经济开发区正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优质服务转化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产业升级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