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滨海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打好项目招引建设革新硬仗”的部署要求,健全完善招商机制,不断升级招商举措,强化全流程服务保障,强力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今年以来,新签约过亿元项目41个,总投资285亿元;上半年,立项额194亿元、居全市第3,到位资金77亿元、居全市第1。
一、坚持高位推动,强化招商统筹保障
一是实行顶格谋划。以“项目招引落地攻坚年”为引领,开展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建设推进、竣工投产和产业发展5大攻坚战,顶格部署、顶格安排。今年以来,管委会领导带队赴上海、浙江、北京等地开展招商88批次、现场考察项目130余个,推动凤登零废产业园等6个过10亿元项目签约。二是坚持靶向布局。围绕打造“中国药谷”“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新能源发展高地”,科学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梳理174家重点企业、663种产品和原料情况,编印《重点企业和产品名录》等招商资料,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精准“导航”。今年以来,新签约过亿元项目中,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主导产业项目34 个、占比达82.9%。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一套方案、一张图谱、一项办法、一个指南”的“四个一”全流程保障体系,规范洽谈项目考察尽调、评估论证、集中研判、合同审查、项目移交、督导评价等工作流程,全力提升招引质效。今年以来,形成投资企业资信调查60余份、承接项目方案40余个,实现洽谈、预审、签约、落地无缝衔接,其中,施泰乐高端洗化用品项目从洽谈签约到拿地开工用时不到6个月。
二、创新招商模式,推动招引量质齐升
一是实行“管委会+龙头企业”招商。搭建“以商招商”政企联动机制,依托滨海企业家协会等载体,与新和成、国邦、海化等8家龙头企业建立招商合作联盟,联合举办产业专题恳谈会、“点对点”招商对接等活动。截至目前,已成功招引康恩贝、正泰等7家浙商上市头部企业落户滨海。二是实行“市场主体+专业团队”招商。优化调整产业链招商组织架构,新成立滨海招商投资集团,通过公开聘任、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运营机制打造高效、专业招商团队,并与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专业化招商机构、“双招双引”城市合伙人加强合作共享。今年以来,累计搜集新项目线索120余条,完成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额超10亿元,拟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额46亿元。三是开展“产业园区+技术平台”招商。在化工产业园、中外合作产业园、临港经济区等重点产业园区组建9个招商专班、100余人的专职队伍,依托全国首个海洋化工技术中试平台,搭建“孵化基地+科创平台+技术高地”三位一体架构,加快承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化工项目。目前,共储备在谈项目97个,意向投资额约568亿元。
三、优化服务生态,加速项目落地达效
一是推动审批提速增效。绘制项目审批“滨海图谱”,率先在全市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全流程线上预审+线下研判,建立“全链条极简审批”模式,构建可视化审批导航系统,为企业提供手续办理一次性告知“明白纸”,对项目手续环节、进度节点、存在问题等实行清单化管理,推动招商项目从签约到开工手续办理最快缩短至60天,项目手续申报一次性通过率提高20%以上。二是提升要素供给效率。盘活处置16个僵尸项目,利用土地、厂房面积1100亩,全力推动城镇开发边界线优化调整,有效保障晧作化学、弘润新材料等11个新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建立支持招引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送融资需求“推荐清单”79张,协调银行机构开辟绿色通道,解决企业融资5.9亿元。组织开展“我为企业组主场”“我帮企业找订单”活动12场次,达成采购金额41亿元。三是聚力服务扩面提质。推出服务企业“五快、五优”提升措施,搭建“滨企会客厅”,召开政企茶话会、圆桌攻坚会等20余次,对全区302家重点企业、62个重点项目开展“遍访企业”活动,解决问题200余项。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30个,总投资额62.7亿元;新投产项目30个,新增产值4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