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体系的重要支撑,“胶黄小运转”循环班列自2015年开通以来,在胶州市人民政府、济南铁路局、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及青岛港等单位协同推动下,高效衔接前湾港与胶州中心站,在全国首创“前港后站、一体运作”的海铁联运模式,为畅通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大通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伴随着上合示范区建设,上合国际枢纽港“四港联动”枢纽区位优势不断凸显,先后获批联合国国际港口代码“CNJZH”、实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和“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在青岛中心站推动下,胶黄班列2025年1—8月共完成到发量67308TEU(TEU:集装箱标准箱),同比增长30134TEU,增幅81%,自开行以来累计运量突破100万TEU大关,对助力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通道作用带动下,今年1—7月,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2列,开行32条国际国内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的23个国家54个城市。随着今年“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正式获批,胶黄班列将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继续谱写新时代海铁联运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