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玻璃的起步探索,到商用车玻璃领域的龙头引领,再到乘用车玻璃市场的多元突破,位于南海新区的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在汽车玻璃赛道上不断刷新发展新高度。
在商用车玻璃市场,明池玻璃已构建起覆盖国内外核心车企的稳固客户网络。国内市场上,明池玻璃是北汽福田、中国重汽、中国一汽等国内主流商用车客户的主要供应商;全球市场上,它更成为有着‘公路之王'称号的欧洲品牌斯堪尼亚在华建厂后的独家供应商。这一突破的背后,是其不可替代的技术硬实力。“斯堪尼亚前挡玻璃因弧度大、曲率小成为行业公认难点,我们凭借先进的工艺技术及专业设备,成为国内唯一能精准满足该需求的企业,产品品质获得客户高度认可。”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在德说。
如今,明池玻璃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商用车玻璃生产基地,年产值稳步提升。这一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密码,正是持之以恒的创新投入与产能升级。在政府部门牵线搭桥下,公司联合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成功研发全球首台商用车前挡风玻璃压制生产线,相较于传统自重工艺,新工艺不仅使玻璃品质一致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更实现生产效率提升50%、成品率提升5%的双重突破。
“作为商用车玻璃领域龙头,我们每年按固定收入比例投入研发,持续积累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优势。”刘在德表示。通过持续技改创新,企业打造了汽车玻璃智能制造车间,依托流水线式数控设备和工业互联网实现全流程信息互联互通。目前,企业已拥有4个省市级创新平台,获得31项授权专利,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数字化车间,“明池”牌汽车玻璃及商标也分别获评山东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面对乘用车市场更大的发展空间,明池玻璃于2012年启动战略转型。通过软硬件全面升级与技术攻坚,明池玻璃成功进入上汽通用、比亚迪、江淮、奇瑞等主流乘用车企业供货体系。目前,HUD前挡、夹丝前挡、无框车门玻璃、半钢化车门玻璃等前沿产品已实现量产,调光玻璃、天幕玻璃等也已具备量产能力,在乘用车赛道构建起多元化产品矩阵。
2024年,明池玻璃迎来发展新契机,被安徽省属国有企业皖维集团全资收购。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化工、化纤、建材、新材料联合制造上市企业,皖维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皖维聚乙烯醇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先进功能膜材料安徽产业创新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先后被认定为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聚乙烯醇),其生产的PVB胶片为明池玻璃提供了优质原材料保障,通过收购明池玻璃,皖维集团也全面贯通“PVA-PVB树脂-PVB胶片-汽车安全玻璃”产业链,推动了产业链快速融合发展。“在集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2025年我们投资6000万元完成威海基地两条生产线技改并新建两条生产线,同时投资11.5亿元推进明池玻璃(安徽)有限公司300万套汽车玻璃生产线建设,计划年内投入量产。”刘在德介绍,产能升级将进一步夯实发展根基,为持续领跑行业注入新动能。
从擦亮“山东好产品”名片到成为南海新区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明池玻璃正以技术创新为内核、皖维集团产业链协同为支撑,在汽车玻璃产业的蓝图上书写更辉煌的发展篇章。